Posted on

七福神是日本家喻戶曉的三位中國神,难怪日本几乎没有穷人

七福神

在日本有個神靈組合叫「七福神。」「七福神」三位來自中國,三位來自印度,只有一位是日本本土的神靈,因這七位神靈給人都是福神在日本被混合崇拜。每年正月初日本有祭七福神,參拜七福神的習俗。

七福神

七福神是在日本信仰中被认为会带来福气、财运的七尊神明,一般以惠比寿、大黑天、毘沙门天、寿老人、福禄寿、辩才天、布袋为七福神,整体形象类似中国的八仙。

据信七福神起源于关西,但最初由何时、何人所定义已不可考,而且依时代及地方的不同所供奉的七福神也有些差异,例如也有人认为寿老人和福禄寿同为南极老人的化身,应视为同一尊神明,因而改用吉祥天或猩猩来代替寿老人。不过今日的七福神已大致定调,而且排除了不具人形模样的猩猩和稻荷(亦为福神)。

七福神中除了惠比寿为日本固有神明之外,其余皆为外来神明(但“大黑”读音同“大国”,遂与神道的神明“大国主命”神佛习合)。大黑天、毘沙门天、辩才天传自印度,寿老人、福禄寿、布袋则传自中国。

日本民间信仰相信,正月时将七福神乘坐宝船的图绘放在枕下的话就能够得到一个吉利的初梦。

福祿壽

福、祿、壽在民間流傳為天上三吉星。福,懷抱嬰兒表示五福臨門;祿,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祿;壽,手捧壽桃意為長命百歲。民間喜歡把福、祿、壽三星作為生活中象徵幸福、吉利、長壽的祝願。

福星傳說是唐代史陽城,唐代道州出侏儒,歷年選送朝廷為玩物。唐德宗時道州刺史陽城上任後,即廢此例,並拒絕 皇帝徵選侏儒的要求,州人感其恩德,逐祀為福神。宋代民間普遍奉祀。

「祿星」又稱「文昌星」,他是讀書人的保護神,掌管人間功名利祿。有了科舉制度之後,他在民間開始備受尊崇。他的形象就像一位朝廷大員,高貴不凡。祿神據說由「梓潼神」張亞子擔任,又稱「文昌帝君」。

壽老人在日本的形象是塔頭並留有美須。手持拐杖,常與仙鶴在一起,其實這就是壽星。

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名契此,為唐朝末年時寧波僧人,布袋和尚身體肥胖,,出語無定,隨處寢卧。為人幽默風趣深受人民喜愛,為臉帶笑容,手提布袋,有和氣生財、累積財富的意味,而受民間信仰者視為財神供奉。

《宋高僧传》最早记载契此生平,说他“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常常用杖负布袋进入街市。到市场上乞食,醯酱鱼葅皆入口,又分少许食物放入布袋中。曾于雪中卧而身上无雪,众人皆奇。

后梁明州评事蒋宗霸常与契此交游,拜之为师。随之云游三年,一日两人共浴长汀溪中,宗霸看见契此背上有四目。

据传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月,契此圆寂前留一偈语:“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因此契此即为弥勒菩萨化身的说法便广为流传。他圆寂后不久,有人在别州看见他仍背着布袋到处走。

辩才天

“辩才”二字也指说话能力、论辩能力,被认为是象征辩才的女神。辩才天女的原名是萨拉斯瓦蒂,梵语,来自圣河萨拉斯瓦蒂河,因此被视为印度的河神。随着佛教吸纳引进,日本的辩才天也承继了河神身份,而河流的水声令人联想到音乐,推演出音乐神、福德神、学艺神等丰富的神格。

辩才天的圣像有二臂之身及八臂之身两种,八臂像的形象来自《金光明最胜王经》中的“大辩才天女品”,八只手臂分别执持弓、箭、矛、铁轮、绢索等圣物。二臂之身的辩才天则手持琵琶,形象来自密宗两部曼荼罗之一,这也塑造日本大部分神社中接近天女、菩萨形象的外表。

祭祀本尊的堂宇大多称“辩天堂(日语:弁天堂)”或“辩天社(日语:弁天社)”。是所谓真正的财女

寿老人

寿老人(日语:寿老人/じゅろうじんJurōjin),日本神话中的七福神之一[1]。相传是南极仙翁的化身,被视为是长寿的象征。

寿老人的形象为留着长长白须的老人,手持拐杖和扇子,常有牡鹿、白鹤或龟伴随身旁。

毘沙门天

毘沙门天是佛教的护法神,“四大天王”之一(首领)、“二十诸天”中的第三天王。“多闻”意为常闻佛法、精通佛法,以福、德闻于四方。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绿色,穿甲胄,负责守护北俱卢洲。多闻天王为夜叉王,以夜叉、罗刹等为部众眷属。在印度神话中是北方守护神、知识之神、财神,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武神,在日本大多写成“毘沙門天”。

大黑天财神

雷神索尔

该神本是婆罗门教湿婆(即大自在天)的化身,后为佛教吸收而成为佛教的护法神,特别是在密宗中大黑天神是重要的护法神,是专治疾病之医神与财富之神。看到这个大黑天财神像的英姿,小篇难免会想像漫威宇宙电影里头的雷神Thor哥。呵呵😄

惠比寿

惠比寿(日语:えびす/ゑびす Ebisu, Webisu),汉字亦写做惠比须恵美须,是日本神话中的海神,属于七福神之一,也是七福神中唯一一个日本固有神明。常见的形象是头戴乌帽子、身穿狩衣、右手持钓竿、左手抱鲷鱼的姿态(或者是双手捧著鲷鱼的姿态;但是比较少见)。

关于惠比寿的来源有着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日本神话中的创世神伊奘诺尊和伊奘冉尊因结婚仪式错误而生下了畸形儿“蛭儿”并将其遗弃,后来被奉为“夷三郎大明神”,也就是惠比寿。

惠比寿原先是渔民信仰的海上守护神,后来由于海运的兴起而成了商业神、财神,到14、15世纪演变为了民众的一般信仰。

乘着宝船的七福神

最后看到贴最后的图像乘着宝船的七福神,立刻马上转发此贴和Tag给你三个好朋友,好运连绵自然来,马上发财,信则灵不信则无,感恩有你哦。科科!!